第1項所定人工流產情事之認定,中央主管機關於必要時,得提經優生保健諮詢委員會研擬後,訂定標準公告之。
事實上你所面對到的,是經歷創傷經驗時的正常反應,這也是為什麼「創傷事件」和「一般事件」有所不同的原因。原來對你來說輕而易舉的事情,突然之間變得費力且困難。
安心穩步技巧 如果你發現情緒滿到難以負荷,需要喘口氣,或是感覺到身體有難受的反應,甚至感覺到自己迷失在絮亂的情緒風暴裡。在接下來,我們會用不同的感官來和這些讓你感覺到安全的東西聯結。請你在接下來依照以下的步驟執行,而不要更換次序。一、調息:讓自己的呼吸緩慢而深長 請你找到一個舒適而不會被打擾的位子坐下來,用你覺得舒服而敞開的方式坐著。你首先需要做的,是先好好安撫和照顧自己。
畢竟這件事發生地這麼突然,你不可能事先做準備。躺在星球椅上,有種被抱住的感覺⋯⋯。正如我們每秒在呼吸,但不會研究空氣的成分,更不會哲學家上身,思考呼吸的意義。
「買Y」就是指以美元換取(swap)Y,「賣Y」就是指以Y換取美元。沒有人會說「相對於地球表面,杯子靜止不動」。不,應該說,沒法接受牆外還有一個世界。無論物價怎麼漲,房價多麼高,只要繼續以美元本位,我們就不會有虧損,感覺穩健。
雖然1000美元已經買不到同等份量的食物,更不可能買回相同面積的房子,但我們認為那是物價在漲,房價被炒高。我們覺得,這世界除了金銀銅鐵錫,還有一種礦物,稱之謂「錢」。
當我們說自己「中立」,不管政治,代表我們接受、認可甚至鼓吹現有體制和政權。本文獲授權轉載,題目由編輯稍作修改,原文可見於作者網頁。我們自覺沒在投資,也沒有虧損。到底「本位」甚麼意思,對我們的生活有何影響?本文以當下依舊最主流的美元本位作假設,嘗試從幾個角度討論本位的意義。
X本位,就是隨X逐流 我們持有1000美元,不做任何操作,十年後我們依然持有1000美元。當我們投資,會把美元轉換成其他資產。不,還是錯了,是根本不知道自己身處牆內。當有人說學校不該談政治,他希望學校天天唱國歌,日日教愛國。
區塊鏈和密碼貨幣,提供了法定貨幣本位以外的可能性。處身本位,既讓人舒適,也讓人變笨。
順帶一提,相同的邏輯也適用於「體制本位」。雖然「以X為本位」從日常用語中被省略掉,但大家都能理解,而且基於這個假設溝通。
本位沒有問題,以X為本位而不自知,卻很有問題。受過教育的大都清楚天外有天,要是我們從太空以上帝視角往下看,所謂「靜止」的杯子,一直隨著地球轉動。因為我們日常生活以地球本位。關不關心也好,我們或多或少聽過「金本位」,或者也知道,1971年美國總統尼克遜取消金本位,把「美金」的含金量逐漸降低,最後變成「美元」,也把世界推向「美元本位」。你未必要基進得選擇使用比特幣或以太幣等作本位,但你必須意識到,本位貨幣並非物理的必然,而是社群的選擇。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。
但一旦它成為本位,就會極速內化成理所當然,無可動搖,自有永有的存在。Photo Credit: Shutterstock / 達志影像 X本位,就是我們整個人生被X重重圍困而並不自覺 然而宏觀經濟學雖然跟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,卻遠超基礎教育,況且,宏觀經濟學即使「宏觀」,往往也是以特定貨幣本位
當我們沒有想法,想要停泊,想要安頓,會把資產泊在美元。本文獲授權轉載,題目由編輯稍作修改,原文可見於作者網頁。
我們認為錢就是錢包裡面一張張的紙幣,口袋裡面一個個的銅板。所以當我們持有7.8港元,持有的是7.8/7.8 = 1美元。
我們覺得,這世界除了金銀銅鐵錫,還有一種礦物,稱之謂「錢」。X本位,就是日常談話省略掉基本假設X 當我們說杯子靜止不動,相對的是桌面,是地球表面。我們說買東西,賣東西。到底「本位」甚麼意思,對我們的生活有何影響?本文以當下依舊最主流的美元本位作假設,嘗試從幾個角度討論本位的意義。
我們自覺沒在投資,也沒有虧損。雖然「以X為本位」從日常用語中被省略掉,但大家都能理解,而且基於這個假設溝通。
受過教育的大都清楚天外有天,要是我們從太空以上帝視角往下看,所謂「靜止」的杯子,一直隨著地球轉動。順帶一提,相同的邏輯也適用於「體制本位」。
以上,都是美元本位的體現。還可留言與作者、記者、編輯討論文章內容。
「買Y」就是指以美元換取(swap)Y,「賣Y」就是指以Y換取美元。X本位,就是隨X逐流 我們持有1000美元,不做任何操作,十年後我們依然持有1000美元。但一旦它成為本位,就會極速內化成理所當然,無可動搖,自有永有的存在。處身本位,既讓人舒適,也讓人變笨。
關不關心也好,我們或多或少聽過「金本位」,或者也知道,1971年美國總統尼克遜取消金本位,把「美金」的含金量逐漸降低,最後變成「美元」,也把世界推向「美元本位」。X本位,就是X已經內化成理所當然 我們每天在花錢,但絕少思考金錢的本質。
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。本位是分母,其餘都是分子。
不,還是錯了,是根本不知道自己身處牆內。正如我們每秒在呼吸,但不會研究空氣的成分,更不會哲學家上身,思考呼吸的意義。